
郑州八一画室解读维米尔眼中《拿水壶的年轻女子》
添加时间:2016/8/24 9:25:17 来源:郑州八一画室
被遗忘了两个世纪之久的荷兰大师维米尔在其仅存的三十几幅作品中除了家喻户晓的《戴珍珠耳环的少女》之外,还有系列站在窗前的女子作品都是值得学者深究的。《拿水壶的年轻女子》这幅看似随意、却夹杂着多重偶然性的画面展开立体解读,探知画家当时的内心变化与情感宣泄。
关键词:立体解读;维米尔;年轻女子
几个世纪前,人们只要提到17世纪荷兰著名画家,无外乎伦勃朗、哈尔斯,却很少有人知道维米尔。即使大师们晚年不愿违心创作而导致穷困潦倒惨死街头,但在人们的心中就如一颗流星般划破天际。可维米尔既没有在当时名声大震,随后的200多年更是无人知晓,但时间既是遗忘的良药,也是挖掘的钻头,一点一点敲碎埋藏于时间尘封之中的瑰宝,让后人不断为其惊叹和思考。
一、解读《拿水壶的年轻女子》
以一位学者的角度来欣赏这幅作品,笔者首先被其和谐的色调和自然的构图所吸引,如此多的事物一齐呈现在画面中,没有深厚的绘画功底是很难去处理事物之间的结构关系的,但画面中的主次分明给观者一个很好的答案,即使少一样都会打破这种静谧和安详感,从画面中不自觉地传递出一种舒服的愉悦感,让观者想去了解其中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就其笔下的女子穿着来说,在当时的背景下可以推测出应是维米尔家中的女佣之辈,那她为什么以这样的一个动作伫立于窗前,给予观者充分的想象空间:是她刚倒完水准备开窗的一瞬间被画家看到?还是她关上窗户准备拿起水壶?又或许是她想开窗将水壶里的水倒到窗外,等等。然而这一霎那会给每个人不同的遐想空间和思维逻辑,就像莎士比亚所说:“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管是哪种,但最后定格在画家眼里的就是这个瞬间,正是这样一个偶然的瞬间激起了维米尔绘画的冲动,才有了今天的《拿水壶的年轻女子》。这也是绘画艺术的独特与奥妙之处,也有可能是在画家的指挥下完成了这样一幅动态图,但给观者的思绪却不是定格在这一霎那,而是自我赋予那所谓的来龙去脉。
生活在这样一个快速发展的时代,人们的内心也是浮躁不安的,愈发想要寻求最初的那个自己。画面亦是如此,看多了花枝招展的浮夸形式,观者们急需用维米尔作品中的那份宁静来舒缓自我,放慢脚步。时过境迁、审美趣味变化加上人们已摆脱某些偏颇,这也是为什么人们开始渐渐关注维米尔,并发现他的才华与天赋。
二、维米尔眼中《拿水壶的年轻女子》
对于画家来说,《拿水壶的年轻女子》不仅仅是家里的仆人,更是其绘画生涯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角色。
在电影《带珍珠耳环的少女》中似乎出现过这样一个场景,女仆也就是戴珍珠耳环的少女,正在用抹布清洗玻璃窗上的污垢,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她的脸上,有种穿透皮肤的稚美,这一刻被画家抓个正着,叫住女仆,突如其来的声音让其一惊,手里的抹布不禁滑落,悬在半空的右手不知放哪合适,思绪混乱中再被叫停时右手已经搭在了水壶上。由于对主人的恐惧或是说内心的某种情愫,少女的表情怎么也调整不回被叫停之前的自然,眼睛也是不敢看向前方,正是如此之多的巧合构成了动人心弦、让人思绪万千的一霎那,然而大师维米尔用其成熟的手法和洞察的眼力将这一切恰到好处地搬到画布上,才能让后人有幸目睹这微妙的一切。电影中的概述虽不能百分百笃定如此,但也是八九不离十的。
维米尔专注于市井街巷,追求表现出生活中的场景与百态,不管是家人的日常还是仆人的动态,他都会驻足一二,并以理想的构图搬入画面中。画中少女是家中新仆,自然也会引起画家的注意,起初维米尔只是在暗中观察着这位初来乍到的新人,怎想其举止投足间都是一幅幅曼妙生动的画面,或许是岁月还没有在她的脸庞驻足,以致于在阳光下那样耀眼,连光芒都褪色三分,又或许是连画家都没有察觉甚至是还不知的某种心理反应在作祟,使他划破那条界限,不忍再错失如此美妙的瞬间。
三、时代孕育、牵引着画家
16世纪的荷兰在摆脱西班牙的统治后,赢得了政治上的独立,随着海上贸易的发展,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到17世纪已成为继西班牙之后的世界头号殖民国家。当时德尔夫特虽是个只有23000人的中小城市,比阿姆斯特丹等世界性的都邑和人文荟萃之地相比不免逊色一些,但也相当繁荣、富足。维米尔就是在这样一个环境下成长为一名出色画家的,他表现出来的荷兰风俗画整个画面温馨、舒适、宁静,给人以庄重的感觉,表现了如此繁华的都市,市民们依然热忠于那种对洁净环境和优雅舒服气氛的喜好。这是多么强大的内心和历史传承的素养。正是其内心真正追求的,才会被表现得如此淋漓尽致。
系列窗前的人物画题材是维米尔有限作品中出现频率甚高的,也是非常拿手的,之所以画家如此喜爱这一时间、地点、人物,离不开当时的社会环境和家庭状态。喜爱待在家里的维米尔,自然离不开室内写生,那么身边的上到父母下到仆人都逃不开他的画笔,又因为是自己最熟悉的人和事,故对于画面中人物内心的刻画,维米尔也是拿捏得当、恰到好处地表现出来。千里马还需伯乐的慧眼,何况画家更需画商的抬捧,维米尔虽没有伦勃朗的好运气得以名声大噪,但他不骄不躁的画风也为其赢来了平稳的一生。